2024年商標法侵權的規(guī)定主要圍繞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明確哪些行為構成商標侵權,并規(guī)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以下是根據《商標法》及相關法律解釋整理的2024年商標法侵權的主要規(guī)定:
一、商標侵權的定義與行為
商標法侵權規(guī)定明確了哪些行為屬于侵犯商標權,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未經許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2.反向假冒行為:
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
3.銷售侵權商品:
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但根據《商標法》第56條第3款,如果銷售者能證明其不知道該商品是侵權商品,并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4.偽造或銷售偽造商標標識:
偽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
5.其他損害商標權的行為:
包括但不限于在同種或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裝潢使用,誤導公眾;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yè)的字號或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域名,并通過該域名進行有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活動,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
二、商標侵權的法律責任
對于商標侵權行為,法律規(guī)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1.民事責任:
侵權人需要對商標權人進行賠償,賠償數(shù)額依據實際損失確定;損失難以確定的,按獲利確定;獲得難以約定的,按商標許可費倍數(shù)確定;都難以約定的,按實際情況給予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2.行政責任: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根據侵權人違法事實和情節(jié)輕重,作出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罰款等行政處罰。
3.刑事責任:
對于情節(jié)嚴重的商標侵權行為,如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等,可能構成刑事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維權途徑
商標權人在發(fā)現(xiàn)侵權行為時,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維權:
1.當事人協(xié)商:
雙方可以自行協(xié)商解決糾紛,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損失。
2.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舉報:
商標權人可以向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投訴舉報,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查處。
3.向法院起訴:
如果協(xié)商不成或侵權行為嚴重,商標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和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2024年商標法侵權的規(guī)定旨在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明確侵權行為的界定和法律責任,為商標權人提供有效的維權途徑。
所有商標都是R標
7x24小時服務熱線
一對一專業(yè)客服
簽訂保障協(xié)議
商標轉讓全程公證
成功率高
全國服務熱線
400-800-2188
關注公眾號有驚喜
您好,歡迎對我們《創(chuàng)名商標轉讓網》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認真聽取您的建議,同時我們將會抽取幸運獎,給予禮品獎勵您對我們的關心,如果您的意見經我們采用,我們將給予千元現(xiàn)金大獎。有您的支持,我們會全力以赴做的更好,讓您更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