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年艱苦訴訟,南京寶慶首飾總公司本月終于等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裁定——“寶慶尚品”商標無效。在這場曠日持久的“老字號”商標紛爭中,南京寶慶首飾總公司取得了關鍵一役的勝利。
提及南京“寶慶銀樓”,大家并不陌生。該品牌起源于1818年,2006年被商務部授予首批“中華老字號”,2008年“寶慶金銀細工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曾和上海“老鳳祥銀樓”、沈陽“萃華銀樓”、蘇州“恒孚銀樓”并稱為中國“四大銀樓”,擁有“寶慶銀樓”、“寶慶”,以及“寶慶及圖形”注冊商標專用權。
但隨著2005年南京寶慶首飾總公司引入一家加盟合作方后,公司陷入商標之爭泥潭。南京珠寶市場出現了兩個“寶慶”并存的“怪現象”:一個叫“寶慶銀樓”,一個叫“寶慶尚品”。更耐人尋味的是,粗略數一數,從2005年至2015年,該加盟合作公司提出申請及申請注冊成功的“寶慶系”商標多達50多個,“寶慶尚品”商標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南京人印象最深的是新街口開出了一家寶慶銀樓尚品城。為此,過去數年兩家糾紛不斷。
究竟孰對孰錯?記者從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書上看到,“寶慶尚品”商標擁有者是德和商業(yè)管理公司(由南京創(chuàng)禾市場管理有限公司更名而成)。該公司2012年初獲得“商評委”批準,可將“寶慶尚品”商標用于在未加工、半加工貴金屬、珠寶(首飾)等第14類商品上。同年6月,寶慶首飾總公司提出異議,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一審認定寶慶尚品與寶慶商標已構成近似商標。“商評委”和德和商業(yè)管理公司不服判決,上訴至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今年7月5日,二審駁回,維持一審判決。7月25日,“商評委”對寶慶尚品商標予以無效宣告。法院認為,“尚品”文字僅是對“寶慶”文字的修飾,易造成混淆誤認,兩商標構成近似商標。
南京寶慶首飾總公司副總經理張季兵這些年一直負責公司的商標侵權案件。他說,過去10年,公司有三分之一的精力牽扯于商標官司,投入數百萬元,光是去北京參與訴訟,帶去的文件就裝滿7個行李箱。老字號企業(yè)是商標侵權案的重災區(qū),由于侵權認定復雜、耗時耗力,很多企業(yè)拖不起。在“寶慶尚品”案件之外,公司還有大批商標糾紛處于漫長訴訟中。“但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的堅持給業(yè)內做出了‘榜樣'。”張季兵說,就在他們官司打贏后幾天,上海老鳳祥也對試圖“抄近道”發(fā)展的商標仿冒者拿起了法律武器。
所有商標都是R標
7x24小時服務熱線
一對一專業(yè)客服
簽訂保障協(xié)議
商標轉讓全程公證
成功率高
全國服務熱線
400-800-2188
關注公眾號有驚喜
您好,歡迎對我們《創(chuàng)名商標轉讓網》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認真聽取您的建議,同時我們將會抽取幸運獎,給予禮品獎勵您對我們的關心,如果您的意見經我們采用,我們將給予千元現金大獎。有您的支持,我們會全力以赴做的更好,讓您更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