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化龍鎮(zhèn)務本村的孫永志,今年52歲的他,潛心研究農具,共擁有 4 項發(fā)明專利,而且實用產品已經投入市場。人都稱他為“農民發(fā)明家”。
走進孫永志的家, 院子里有個大廠房, 里面都是他發(fā)明、 改進的機器, 這可都是他的寶貝。說起發(fā)明的初衷, 孫永志說, 1989 年,他當兵回家后,重新拾起農具干農活,那時候村里有種棉花的、有種菠菜的,也有種芹菜的,但不管種什么,一天到晚奔波于田間地頭,一年到頭投入的勞動力很多,但效率不高。干農活的苦與累激起了他發(fā)明機械的念頭,他想用機械改變村里老少爺們的生產方式方法,降低他們的勞動強度。20 世紀 90 年代, 孫永志開始到處跑, 收菜賣菜。 經常在外地跑, 眼界也開闊了不少, 也接觸到了很多先進的農用機械, 每次看到好的機械, 孫永志都會買下來?!巴獾氐霓r用機械很先進,但并不代表著就能適合我們這里, 把機械買回家后, 我就自己琢磨、 研究, 改成適合咱們這里的機械?!?孫永志說, 每一項發(fā)明從構思到設計、 改進, 中間需花費不少心思, 為了這些發(fā)明, 他熬過無數個不眠之夜。 但愛好就是最好的老師, 孫永志說:“能為鄉(xiāng)親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我感到特別快樂?!?/span>
剛開始的時候, 也有人不認可孫永志的發(fā)明的機械, 覺得不好用。“剛改造好第一臺播種機的時候, 村里的老少爺們可以免費使用。 當時村里就有個人很不接受, 覺得機械干活肯定不夠細致, 后來, 因為家里有喜事, 時間不允許, 來借用一次, 結果用完后, 直接買走了。” 說起這段往事, 孫永志還津津樂道。孫永志告訴記者, 以前全村就一臺播種機, 農活基本靠人工, 后來五六戶人家合買一臺,現在每戶都有兩三臺, 他發(fā)明的農用機械還遠銷天津、 河南、 江蘇等地。
如今,52歲的孫永志已經當上了爺爺,兒孫繞膝共享天倫,無疑是人生一大樂事。但孫永志依然每天忙忙碌碌,外出考察,看到先進的農用機械,他還是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來,發(fā)明、改進,及早讓村里的老少爺們享受到現代化農機帶來的實惠。農業(yè)機械化的不斷發(fā)展,既減輕了體力勞動,又提高了生產效率。孫永志說:“我還會一直‘搗鼓’下去,我相信隨著農業(yè)科技的發(fā)展,農用機械會越來越先進,老百姓也就不會那么累了?!?/span>
您好,歡迎對我們《創(chuàng)名商標轉讓網》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認真聽取您的建議,同時我們將會抽取幸運獎,給予禮品獎勵您對我們的關心,如果您的意見經我們采用,我們將給予千元現金大獎。有您的支持,我們會全力以赴做的更好,讓您更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