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唯冠方面提出的100億元索賠有點獅子大開口,但是細細算來卻并不是那么不靠譜:2011年初北京市工商局西城分局根據(jù)西單大悅城蘋果直銷店的經(jīng)營額曾經(jīng)開出了2.4億元的罰款。而蘋果深圳案件一審敗訴之后,各地工商局開始聯(lián)系唯冠方面,希望唯冠方面提供iPad商標權被侵犯的證明,以便對蘋果的侵權行為進行處罰。據(jù)預測,光是這些工商罰單的累計金額都會超過100億元。
IPAD山雨欲來風滿樓。昨晚,我們也一直試圖與蘋果公司公關部人員聯(lián)系,希望了解蘋果的真實想法和面對被訴的打算,但相關負責人一直處于關機狀態(tài)。
同時,謝湘輝律師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和蘋果打官司并不輕松,尤其是對于蘋果的拖延戰(zhàn)術,還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但他們的維權會在全國更大范圍展開。
謝湘輝:我們目前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途徑。蘋果公司經(jīng)濟實力富可敵國,我們準備進一步在全國其他地方提起針對蘋果經(jīng)銷商的訴訟,同時對于工商商標侵權行為的查處,我們也積極跟各地的律師事務所分所聯(lián)系,我們也在考慮是不是進一步擴大制止蘋果侵權行為的行動。
中國是蘋果公司的第二大市場,去年第四財政季度中國為蘋果公司貢獻了45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270%,在蘋果總收入中的占比達到16%。
所以目前這樣一個糾紛讓蘋果公司很為難, IPAD品牌在中國已經(jīng)深入人心,如果放棄這個品牌,從前的品牌推廣投入將都付之東流,同時還要再次進行新的品牌推廣,如果不放棄,這樣的官司又很纏人,IPAD這個牌子總是面臨質疑。今后,IPAD還會不會是蘋果的產(chǎn)品?蘋果將如何處理有關IPAD品牌的問題,我們也將拭目以待。